阅读历史 |

第三百零一章 压力(1 / 2)

加入书签

回桌后,一群人不无聊了,谈了一些学习工作的话题,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三零六。

即将来临的浦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很热闹,半个月时间内共有各种大小音乐会几十场。比较有分量的有开幕式多媒体新作品音乐会,闭幕式的城市交响音乐会,还有什么来自塞纳河畔的问候——法国国家广播爱乐乐团交响音乐会,浦海世博会音乐征集启动仪式暨外国作曲家写中国音乐会,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音乐会,马祖耶夫钢琴独奏音乐会……

这些受关注的场次早已经被各路名家名团包办了,不过浦海民族乐团经过一系列努力,还是给三零六找到了四次上场机会。

首先是六月一号到七号的“浦海之春浦东国际音乐嘉年华”,在世纪公园全天演出,各路小角色都有机会,三零六也不例外。不过女生们的具体上场时间待定。

然后是“中国记忆”系列音乐会,三零六能在六月三号的“钧天玉音”音乐会上插一脚,地点在浦海音乐厅。不过《就是我们w的时长成了个问题,到底要不要节选演出,还是个需要继续讨论争取的问题。

还有六月十一号十二号“浦海音乐学院室内乐团音乐会”,地点就在贺绿汀音乐厅,学校内的大部分团体都有机会,当然是少不了三零六的。

最后就是收尾的“浦海之春新人新作优秀节目评选”音乐会,新人新作,看起来就没什么关注的,地点也被安排去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了。

虽然三零六几乎没机会和名家同台,但是在“国际音乐节”上的四次演出机会还是挺不错了。

安馨评价:“他们对你们好认真。”

年晴冷笑:“别人的票八,李英该算宏星老大,不少段丽颖的歌都是她唱的。

杨景行前天已经在辉煌听李英唱过了,声音确实很不错,唱得也很好。只是她的的身材和样貌都难以应对市场。

庞惜说:“碎纸机在外面,你看完了叫我。”

杨景行点头,把纸递给庞惜:“差不多了。她有教一个残障儿童合唱团,你知道吗?”

庞惜摇头:“这个,不知道。你听谁说的?”

杨景行摇头:“算了,没关系。”

庞惜问:“是什么合唱团?我去查一下。”

杨景行说不用了。

李英是九点到的,和杨景行明显的认识让庞惜省去了介绍。就在工作室里录,接过庞惜送上的咖啡后,李英说这里条件挺不错的。

庞惜退出去后,李英就灿烂地说起前天晚上大牙哥一群人又怎么疯了,然后说录完歌了要和杨景行一起给大牙哥他们送行,所以得快点。

李英似乎完全没有准备,拿过谱子后还要慢慢看,杨景行就开始开设备调试,并按照李英的要求播放了伴唱音轨。

李英边看谱子边抖动着粗短的小腿,评价:“挺不错,难怪老干妈喜欢。还没定谁唱吧?”

杨景行摇头:“我不知道。”

李英笑笑:“那我就中规中矩一点……不过这样有点损失歌的感觉。你有什么要求?”

杨景行说:“你想怎么唱就怎么唱。”

李英笑得灿烂,脸上掩饰不住的雀斑和疙瘩挤得更密集,然后立直上身,小声唱:“漫漫路多修远,孤单坎坷都前行……这样?”

杨景行点头:“很好,不过“都”这里,别太重了。”

李英点头嗯,又重复……

李英不但声音好,对音乐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不过更多的时候她还是要服从听取作者的意图,还在她能比较好地达到杨景行的各种要求。杨景行也没太精益求精,毕竟不能让明星歌手到时候很难唱得比小样好。

半个小时的歌手熟悉时间,再用个把小时仔细录了几遍,一个能交付公司的小样就完成了。李英挺严格要求自己的,杨景行都说可以了她却要重来。

终于听了一遍成品后,李英笑问:“能再听一遍吗?”

杨景行给鼠标:“我去倒咖啡,你自己来。”

杨景行端回咖啡后放在正听自己的演唱听得出神的李英面前,李英抬头看一眼,又不满地摇头:“这里弱了一点,是不是?有点断的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