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四十一章 注意(1 / 2)

加入书签

吃饭的时候,在年晴的一再试探甚至挑衅下,杨景行由齐清诺配合着说了一下宏星公司或者说张彦豪给自己的待遇。

杨景行认为张彦豪是个很不错的老板,不然在当今的市场情况下,宏星给这些作词作曲的版税不会那么高。

以杨景行自己为例,他现在一首歌的作曲加编曲预付就是两万,已经是一线里面偏上的了,只逊于那些名声在外的大家。

如果说杨景行的情况比较特殊,李鑫这种一线里居中的词人,一首歌能拿上万把块,能被许多作词人羡慕,那怕是那些成名更早的。

而且也能说明张彦豪和甘凯呈都是重义气的人,不然以李鑫现在的价格,几乎可以请顶尖的那些作词人了。

黄金时代的作词作曲门,大多靠专辑销量分红发家致富。现在专辑销量没指望了,作词作曲们的酬劳也是一压再压,和黄金时代比,已经是少得有些可怜,可能这也是甘凯呈不再写歌的原因之一。

当然,现在仍然还有许多有音乐理想并且要吃饭的作者们,他们一直在坚持着,可面对不够丰厚的报酬,抄袭什么的就在所难免了。

杨景行在宏星看过一些公司以往的文件或者会议纪要什么的,策划部经理周沈建曾经做过一片分析,说的不无道理。

简单来说,以前的唱片公司,会把三分之二的精力资源放在音乐的制作和对歌手的专业培养上,只有三分之一用来包装推广营销……或者说炒作。

看看现在那些财大气粗风声水气的公司,当然,他们都不屑于叫唱片公司了,而是娱乐为主,几乎是把百分百的精力放在对艺人这件产品的制造营销上,和音乐基本无关。

而那些一门心人。

杨景行笑了一下,没动身,对年晴说:“比你还瘦。”

年晴皱眉:“分出点天才管一下自己的眼睛。”

杨景行说:“那我只看你。”

年晴瞪目:“过分了!我和诺诺可以开玩笑,你不行。”

杨景行讪笑。

年晴语气温和一点:“我说真的,这方面你也应该注意,聪明人就别装傻。”

轮到杨景行瞠目了,惊恐地看着年晴:“你怎么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