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欢迎大家丰富小圈子 第六百七十七章 低调(1 / 2)

加入书签

杨景行空着手到钢琴前坐下,乐团并不意外,从之前他对谱子的分析来看,这家伙多半已经能背下来了。

爱乐好像有点穷,钢琴也就十几万的价格,但是保护得比较到位,上盖都没打开,不过这排练厅也就两百多个平方吧。

连立新和乐团眼神交流,催促还在校音的乐手赶快就绪,然后就是大家一起的氛围酝酿,几秒钟后,连立新稳重地起手式,打下第一拍。

短笛执行了杨景行之前所说的要求,最先吹响木管组齐奏的第一个音符,延音后,其他木管一起登场。

两个小节的木管表现出跳跃旋律活泼节奏后,小提琴组和铜管进入,直接就是三个声部亮相,正如连立新的评价,各声部表达清晰,织体平衡协调,好的开始体现出了作曲者的理论水平。

严肃音乐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那么多优秀的作曲家前仆后继,创作创造了不计其数的作品,挖掘开拓了出各种各样的风格和技法,供后世欣赏瞻仰学习。

如今新生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在类型上超越那些被送上神坛的伟大作曲家,更难的其实是创新,或许是因为学了太多懂得太多,才不愿意走别人的老路吧。

虽然从业人员都认识音乐素材有限是个伪命题,但是合理的创新的确是很难。而齐清诺明显自我要求高,她在写这首协奏曲的时候,连杨景行的那些所谓创新方式都明显在规避。其实其他同学完成作业的时候,学杨景行学得好的也能得到贺宏垂的肯定呢。

齐清诺在这首曲子中的努力有几个方面,首先是乐团不作业化地配器表现得比较明显,比如铜管和木管之间的合理切换交叉,应该能让初级听众觉得新鲜。

还有比较值得分析的一点,齐清诺在乐团和钢琴的关系上,在乐曲中分部分地做了不同尝试,内容比较丰富还有不少值得称道的细节表现,这也是大部分作曲系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懒得去精心考虑的。

当然,全曲中最为直观明显的作曲特点还是在钢琴上,可能是不用担心演奏者的情绪或者看法,齐清诺放得很开,也真是因为放得开,所以做到了情感和技巧并重。乐曲中有八度跳跃的大开大和配合细密连音体现“毅”,有稳重节奏的和弦上升加以平和的旋律表现“庄”……

钢琴的标注中,有ppp也有fff,一个sfp还标注在一段和乐团之间十分不和谐挑战初级听众的部分。

乐团铺垫了半分钟后,钢琴才开始,“和”的部分,旋律好听是第一印象。别说听众了,乐手们也明显喜欢。大部分人更愿意对莫扎特津津乐道,应该就是因为这位简直是旋律上的全球首富,远不是暴发户能同日而语。

杨景行弹得很认真,简直有点陶醉,上身和手臂的微小幅度配合着旋律进展,看起来比对待大师们或者自己的作品要更投入。

连立新似乎也很投入,艺术的神态和手势,好像有观众一样。

这第一遍就是完整的,而且还比较顺畅。毕竟是职业乐团,如果说浦海爱乐在和知名演奏家合作演出大师作品的时候有八十分以上的表现,这拿到新作品后一两个小时后的第一次排练,整体表现也差不多到及格线了。而浦音的学生们,最好程度也就能勉强及格了。

刚排的时候还要不停看谱子,等杨景行的手也放下后,乐团大部分人的视线都放在他身上了。

第一次合作大家客气点嘛,连立新给杨景行演奏家的待遇,带领大家鼓掌。

掌声还比较热烈,杨景行连忙站起来鞠躬感谢。不少人的鼓掌又比较持续,杨景行就憨笑,显得不好意气:“算了,这里不方便。”

汤启华说:“连牌照办下来就三十万不到,你可以买。”

杨景行笑:“你还不知道做音乐多穷?”

汤启华哈哈,十分认同。

郭菱好像什么都懂:“这么多钱是我肯定不买v缸,又没水冷,直接上直列四缸……”

也还好呀,汤启华轰起引擎,声音还不错。

齐清诺号召单身汉们一起活动啊,可邵芳洁和寝室的约好了,何沛媛也没啥兴趣,仍凭王蕊怎么诱惑怂恿。

王蕊还是不肯放弃,而且要求团长顾问先陪她回家放车,她也要坐奥迪,还说何沛媛也考个驾照就好了。

郭菱极度鄙夷,这些人为了亲近男人连车都不要了,给我好了!

杨景行一路带着王蕊回家,半路何沛媛下车的时候齐清诺还又邀请了一下,没用。不过有三个女生陪着过平安夜,也够幸福的了。

王蕊到家停车后跳上奥迪后座急不可耐:“出发!”

先吃饭,杨景行只预定了两人位,但是餐厅还是想出了办法。王蕊谦虚自己是第一次来这么高级的地方,虽然吃过比这更贵的,但是格调远远不如啊。

王蕊并不纠缠杨景行,而是排解年晴的寂寞比较明显,年晴虽然不怎么反抗回击,但是情愿聊艺术。

吃完聊完已经快九点,还有看电影和去酒吧的计划呢,可明天还得上班,得取消一个了。王蕊直言想听杨景行唱歌,就去酒吧。

辉煌今天真是人们为患,酒吧也有作准备,成路和服务员都戴着圣诞帽。

挤在角落里喝点没啥酒精的饮料,王蕊又想和年晴谈心。年晴很不耐烦,说是王蕊自己发@春了。王蕊就诚心诚意说自己能体会年晴的心情,而且自己比年晴还惨:“……你问阿怪,是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