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傻帽(1 / 2)

加入书签

接下来两天,杨景行继续好几头忙着,只是暂停了半夜面对打谱软件的勤奋,也没啥美女和他联系让他分神。

星期五下午两点多,杨景行和孔晨荷去机场接人,以色列钢琴家兼教授是结束在日本的演出后再取道香港飞浦海,这么一大圈只收了安馨六千美元机票钱,所以以后不要说犹太人怎么了。

杨景行现在真的把孔晨荷当助手用了,订酒店什么的都是交给她去做。孔晨荷也是玩新鲜,积极性很高,订的酒店是去年国庆时大师们住的,房间也一样,保险的餐厅也打听好了。

在机场碰上头了就寒暄,也是五六十岁的人了,以色列教授还是只身一人连个助手也没有,可能真是挺抠的。

杨景行的安排是一起吃晚饭,让写推荐信的人先对学生多一些了解,明天上午再听现场。

以色列人对安排没意见,也不需要什么休息,到酒店后,就留杨景行俩人聊起来。两个钢琴家兴致都很高的样子,就难为了孔晨荷,也不知道能听懂几句。

聊得兴起后,犹太人相信这酒店一定会有钢琴的,光嘴上说不过瘾啊,得动真格的。

杨景行课不敢让犹太人在公共场合免费为同胞演奏,还是去学校吧,不过取得了客人同意后,就叫孔晨荷电话通知路楷平。

路主任好像没有因为杨景行都敢只通过助手和自己联系而气愤,还火急火燎尽快通知老师和学生。

车子到学校,杨景行先带着客人去钢琴系,除了路楷平,还有两个教授也来欢迎,勉强算是好久不见的老朋友了,大家互相热情。不过李迎珍没来,是避嫌还是怎么了。没聊一会,茶也没喝上两口,以色列人还是急着要钢琴,现在手发烫呢。

在排演中心原来杨景行上交流课的教室里,钢琴系的学生来了有一半多,还有年轻老师和研究生,五十多号人。系主任带着客人一进门,大家就鼓掌欢迎,坐最前面中间的安馨比较灿烂。

孔晨荷好像不敢踏足钢琴系的地盘,被杨景行拉进门了。

还是大一新生积极,杨景行没见过的那些都应该是,大家这么近距离的见了著名演奏家都挺激动,大三大四的就淡然不少。

年初在圆梦琴房圆梦的何子昂坐在第二排,对杨景行抬了下手,微笑点头得挺礼貌。他跟着胡教授了,比较合适。

想比何子昂,孔晨荷和喻昕婷更关心更高兴的是宋怡宁,真的进了音教系,成了孔晨荷师妹,只是今天就不好意人,然后倡导:“……大家也为杨景行鼓掌!”

同学们挺给面子,杨景行的脸皮也学习进步了,感觉都没点不好意思的样子,招呼着安馨和孔晨荷,跟上队伍……

杨景行可没管那么多,晚饭就四个人,主要是帮安馨和杰拉德交流沟通,让杰拉德了解安馨对音乐的态度和想法。总的来说,安馨对音乐是严肃崇敬的,让杰拉德比较欣赏,也很期待杨景行说所的巨大进步。

饭后还热聊呢,王蕊给杨景行打来电话:“阿怪,你今天又魅力四射了……”

杨景行说:“我在陪客人。”

“哦……那我还是十点。”王蕊后怕,然后又抱怨:“毕业真不好玩!”

星期六早上九点,李迎珍和杰拉德在音乐厅休息室握手见面了,稍微聊一下就开始正事。

安馨今天穿上了新的连衣裙,有点礼服味道,挺漂亮,也化妆了,孔晨荷仔细检查各种细节。

在演出厅录像,录音系的老师帮忙,用的是好几万块的专业dv,从侧前方对准斯坦威钢琴。麦克风还是外接的,钢琴后方,之前已经做过调试。

老师几人的座位也在台上,不过在画外,杨景行还跟安馨来开玩笑:“想象一下观众是满的,真比赛的时候也就这阵势。”

报名录像要求是二十到三十分钟,得包含比赛第一轮的部分曲目。不过安馨今天要弹大概一个小时,好让杰拉德多点了解,还就当是先锻炼下,因为比赛的第二轮和第三轮的演奏时长是达到和超过一个小时的。

都准备好了,开机了,安馨从画外走到钢琴前,面对镜头小鞠躬,然后坐下,报第一首曲目,贝多芬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总体来看,安馨的参赛曲目除了杨景行的那首d大调钢琴奏鸣曲,其他的都不避讳所谓的经典曲目,这也是信心增长后的决定,虽然她自己也清楚之后的一年是不可能再来一次那样的飞跃了。

安馨其实比较喜欢贝多芬,但是她以前弹得稍显僵硬,有颗粒感但缺少流动性。现在和一年前比起来是好多了,特别是这个乐章左手上的表现,有了足够表现力的明快悦动……

接连弹了四首,凑够了二十六分钟,安馨起身朝镜头鞠躬,然后离开画面。

大家都鼓励,挺好的,简直很好。

杨景行叫安馨别急着看录像,休息两分钟就继续弹,让杰拉德听听为第二轮准备的曲子,肯定能得到宝贵意见。

听学生弹了个把小时,杰拉德也是比较享受的,算是充分明白李迎珍和杨景行为什么会邀请他来为安馨写推荐信,确实挺对他的胃口,从演奏听起来,安馨明显是个思考型的,好像也懂哲学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