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五十一章 蛋糕(1 / 2)

加入书签

又花了好些时间给家里和老师打了电话之后,杨景行才快走几步追上前面几人。虽然说好是乐弦请客,但是喻昕婷正在热情给孔晨荷建议半熟的,并且说她自己其实都想刚开始尝试三分熟了,肯定更美味,只不过还没迈过去心理坎,但是半熟肯定没问题。

不过喻昕婷也理解孔晨荷的初来乍到:“……猪排也有,都是全熟的,但是真的没牛排好吃,不信等会你尝我的。”

杨景行建议:“第一个晚上,拍张照啊。”

喻昕婷问:“她什么时候过来?”

杨景行说:“明天晚上……给我,我拍三个美女。”他好像上瘾呢。

到了餐厅,确实像喻昕婷说的,看上去就比较传统老派,和豪华时尚不沾边。规模也不太大,据说生意不错,只是还没到高峰期。

也没个门迎啥的,四个人自己找位置坐了,喻昕婷立刻开始给孔晨荷讲解菜单。

杨景行有点得意:“这个我看懂了,烤鸡翅膀,前面什么意……为什么,我不知道,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是,是,是,你是对的,我错了……哈哈,这就是为什么……”又eyin又guy的,比跟服务员的交流更流利,口音也不别扭。

孔晨荷仔细听着,杨景行却在旁边说:“真的不想见面就算了。”

喻昕婷连连摇头,对电话说上母语了:“今天我要教你一句新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教过吗……”然后又切换了英语:“我们在西七十七街阿姆斯特丹大道……是的,你要争分夺秒……等你……一会见。”

挂了电话,喻昕婷对杨景行笑话起来:“她不知道穿什么衣服。”

杨景行教训:“谁让你们都穿这么好看,看我多随便。”

孔晨荷觉得杨景行是针对喻昕婷,就是啊,不光今天,之前的照片交流就有明显趋势,喻昕婷是越来越会穿了。

喻昕婷自己也不想的,在这地方上班,别说周遭同事们,就是地铁上大街上,氛围就是那样:“……我周末放假就和以前一样。”

杨景行不参与女生这些话题。

地铁站好近的,也当个旅游景点参观一下,喻昕婷给讲讲路线,应该先坐一号线或者二号线到时报广场站,再换七号线,要不了多久的。

喻昕婷请客买票,三个人上了一号线,也没感觉出车厢有啥氛围,还有零星的空座,比浦海可好多了。

放松之后,孔晨荷觉得时报广场是一定要去参观的,但是今天不成了,就先看看地铁站吧。

到站之后下车准备换乘,感觉这标志性地点地铁站的视觉效果也不咋样啊,还比不过浦海的一些大站。

人确实不少,喻昕婷很熟路,但是要照顾着朋友们,似乎怕弄丢了,并导游着怎么出去,去其他什么地方应该怎么换乘。

上了七号线,不算挤。喻昕婷跟两个朋友讲起来,这条线路挺有意气,还主动去和门房握个手很高兴见到你,对方也很懂礼貌。

建筑内部比较明亮现代,进电梯按八楼,一阵沉默,孔晨荷想起来:“你不给艾自然打电话?”

喻昕婷摇头:“不用,她到了自己上来。”

出电梯,喻昕婷领路:“这边。”开始掏钥匙了。

八楼共二十个住户,连个防盗门也没有,也没见指纹密码之类高科技,喻昕婷的房间在拐角之后的一间,没遇上人。

喻昕婷开门,孔晨荷问:“那个马来西亚哪间?”杨景行听说过,马来西亚老姑娘,会说点古怪的,做进出口贸易的白领,却时不时到喻昕婷这温饱线来蹭饭,回报是让喻昕婷染上了吃榴莲的恶习。

喻昕婷指指隔壁的隔壁:“去新泽西了,过几天才回来……我有照片,有点漂亮。”

杨景行呵呵。

喻昕婷也呵呵,让客人先进门,孔晨荷就不客气了,进去就哇起来。

杨景行也赶忙着,第一眼的感受就是整洁,非常整洁,进门左手边的小灶台就最能体现,盘子、叉子、勺子、平底锅、铲子、瓶子……还有喻昕婷好不容易买到的电饭锅,简直摆放得讲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