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44章 奥德河口自由的沃林城(1 / 2)

加入书签

经过安静的科沙林村,罗斯军的前路依旧安静。

对于留里克而言,自己除了基本知晓前方的海岸线走势,对当地的族群、实力水平仅能臆测。

好在罗斯军有着向导。

他希望从向导嘴里获悉一些详细的消息,可是,这对于即便有出远门经验的格但斯克的卡西米日,依旧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阳光照得白帆格外亮堂,因南风的回归,大大小小船只倾斜安置主桅以兜住南风快速西行。

最大战舰海上君主号,相比于别的船只,她因为载物极重航速始终是有限的,以至于整个舰队必须迁就她。

这样一来陆路骑兵与海军的速度能勉强保持一致。

全军行动速度不是很快倒是胜在长时间稳速。

海风拂面,沉浸在这种享受的留里克策马走在队首,熬过降雨的战士们在离开科沙林后,仅仅一天的功夫就被海风吹得浑身干燥,只是大军始终没有静下来好好洗个澡,战士们至多在休息时期以臭臭的肥皂洗干净脸和头发,他们的衣服正散发着难闻意味,正所谓久居不觉其臭他们习惯了这个也就释然了,但现在他们愈发觉得身子有些瘙痒。

留里克不宣布大休整,全军就必须保持匀速继续赶路。

那么,只要一直向西就能平静得抵达汉堡?至少海军知道,当他们开始在海上遇到丹麦船只、看到了西兰岛和日德兰半岛的海岸线,就该与大王做一番道别,之后绕大圈去莱茵河口,至于何时再回合就是一段时间后的事情了。

“这就是属于我的奥德赛呀。我亲自丈量了波罗的海南部海岸线,这里所有存在的部族,绝大部分都该归为我的统治。”留里克信心勃勃,据说继续向西会遇到柳蒂奇人的势力。

据称那是一个势力很强大的部族集团,他们会如卡舒本一族的最大势力格但斯克一样不战而降吗?

留里克招来心情有些忐忑的卡西米日。

见得罗斯王,这个年轻人竭力想表现得自己正在精进骑马的技术,至少在大王面前露了一手勒马立定的技术。

“看来,你愈发像一个骑兵了。”留里克饶有兴致道。

“感谢大王美誉。”

“还是说说正事吧。”留里克抬起右手指向正西方:“你所知道的柳蒂奇人……是否在那边?”

卡西米日犹豫了一下:“事情有一些复杂。”

“如何?”

“因为,他们是住在内陆区域的。我们和他们的关系不能说很好,至少彼此不是敌人。再说,他们分成很多个势力,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心思……”

这并不是留里克希望听到的答案,他猛地打断话。“说正事。告诉我,沿着海岸线西行究竟能遇到他们的势力吗?”

“不好说。”

“如何不好说?”

“我听我父亲说,西方已经是丹麦人的势力。还有一个吕根岛势力,我不知道他们是丹麦人还是别的,也许,我们继续西行会撞上他们。”

“吕根岛吗?”留里克捏着胡须沉下头思考起来。

“波罗的海的大部分区域,只要是现在存在的定居点,一千年后它的名字多半只会在发音上有一点细微变化。吕根岛?莫非就是德国的那个吕根岛?倒是它的确在奥德河口附近。”

经过一番思考,留里克觉得事情微妙起来。

那个岛的情况如何?当地有一个势力吗?究竟是丹麦势力还是柳蒂奇人势力?当地人人口如何、士兵如何?对罗斯的态度又如何?施特拉尔松德城是否已经存在,我军可是要从那个海峡钻过去呢!

留里克就现实问题问了卡西米日很多,可惜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仅能提供泛泛而谈,真正重要的情报一概不知。

“唉。”留里克遗憾地摇摇头:“看来你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向导。”

年轻人心里像是压了块石头,急忙惬意连连:“大王恕罪,是我生活在逼仄的小地方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我有罪。”

“你有罪?何罪之有呢?我的远征也是在探险,反正遇到任何凶险的敌人将他们消灭就行了。看来,我们是要撞见吕根岛的势力了。”留里克如此道。

不过,这蛮荒的时代居民定居点虽然少得可怜,但以奥德河口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在绝对空旷原生态的同时,局部地区也很热闹。

正是因为地域太空旷了,使得一些小型定居点常年无外人光顾,各地村子圈地自萌,若非必要也懒得与外界交流。

即便是过去纵横海洋的丹麦人与博恩霍尔姆人,也只有少数人去广义波美拉尼亚海岸。

当罗斯军三年前远征丹麦,与众多的丹麦领主交谈,留里克并未从他们听说过“吕根岛”这个词,与会也没有吕根岛贵族。

但那个岛是存在的,在南波罗的海也当有自己的影响力。留里克知道它的存在,正是来自于对施特拉尔松德的基本了解——那是一座重要的汉萨城市。

“是吕根岛势力吗?我管你是什么人。若是丹麦势力最好,这样我就该平静通过。要是胆敢阻挠我,毁了你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留里克虽不想再在行军路上打仗,若是某个势力做了拦路虎,罗斯不惜浪费时间将之打服。毕竟集结大军远征也挺不容易的,现在的不服者直接打服,省得未来反受其乱。

全军又是在海岸上休息一晚,现在夜间也是天气晴朗,海军又照例恢复了渔火夜捕。

倘若附近有丹麦渔船,他们曾见识过罗斯人的捕鱼招募,个别聪明人开始有样学样以求捞到更多肥厚的鲱鱼。毕竟小小鲱鱼接近五分之一是油脂,这对捕鱼为生的人们挨过今冬至关重要。

只要是丹麦势力,当他们见到海面突然出现大量光点,就该估测是罗斯人的“捕鱼大军”来了。

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大量的丹麦人干脆冲向莱茵河口的新定居点,被焚毁的杜里斯特港以另一种面貌重生,而其规模变得更大,那是更温暖、物产更丰富的海域,去那里过冬不啻为好选择。

拜雨后澄澈的空气所赐,即便是夜里,吃了大量鱼肝而夜视极佳的人也能看到三十海里外的明显光点,何况罗斯海军做的渔火规模很大,它的存在不得不使得一些人轻松看到又保持紧张。

罗斯军正冲向奥德河口,这里的确盘踞着一个势力——一个颇为奇怪的势力。

夜里,渔村忙着清点今日的收获,他们还要把小船推上岸以免海潮侵蚀。

渔村的名字叫做Dziwna济夫纳。

事发突然,那些忙着补网、搓麻绳、剖鱼做鱼干的人们纷纷走出滨海木屋,他们站在沙滩上向东北方向远眺,不由得为眼前景象大吃一惊。

不过,他们虽为渔民并非对很多大事一无所知。

一个渔村能嚣张得滨海而建,而不必担忧来自丹麦的各路海盗偷袭,自有其独到的生存秘方。

村庄首领浑身颤抖,他完全知道那是什么。

正当大家就海面奇怪景象议论纷纷时,村长以本地的斯拉夫语怒喝一声:“都别嚷嚷了。我们快去沃林,告诉老大罗斯人来了!”

于是,渔村连夜展开行动,划着长船极为平静的水道逆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