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七章 逼近的猎犬(1 / 2)

加入书签

阿尔斯特·格兰德道格在地面上疯狂刨土。很快,他就从地下刨出一个电池完全用尽的自爆设备。

和最开始追踪的时候遇到的诡雷完全一样的规格。

“可恶,被耍了。”

格兰德道格恨恨的说道。

他原本顺着一条直线防线,去追踪那个神秘武者“山”。但是在追踪了几天之后,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就算那个“山”反追踪的手段再怎么好,不可能说这几天的功夫里,都没有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

就连风中的气味都不存在。

这太可疑了。要知道,他的视野与嗅觉都是极强的,而这一片荒野又没有什么可以迷惑人的地形啊、生物啊之类的。

除非他一开始就跟丢了。

于是,阿尔斯特·格兰德道格回到了自己最初遇到第一个诡雷的地方,然后在一块扇形区域内来回奔跑。

他连续发现了好几个电池用尽的自毁系统。

这些自毁系统就是依靠特殊手段,在被触发的时候瞬间用巨大电流冲击电池,将金属电池引爆掉。如果装置没有电的话,那这个自毁系统自然会失效。

向山当然不会留下那种若干年后依旧有一定威力的爆炸物。

“也就是说,他最初走的就不是直线,而是在这一块区域当中搜索什么东西。”阿尔斯特·格兰德道格感觉十分的窝明的庇护者们,可以通过历史记录与卫星图所标示出的绿林组织活动范围,推测

出他们大寨的大致位置。但具体在什么地方,入口在哪,也需要查。

当然,也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譬如说,在某绿林的势力范围边缘,设置地震监测仪,然后让卫星空投大质量物体,制造地震,然后通过地震波的记录,测算地下空洞的存在。

只不过这需要的成本就相对很高了。戴森原则只允许“个人效力于个人”的形式组建组织,而禁止个体对任何“非人的实体”宣誓忠诚。庇护者又无权对民众下达命令。因此实际上,庇护者一直缺乏人手,任何需要人来执行的任务,都要面对“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唔,顺带一提,其实也有不需要人力的做法。比如说,“地震波检测仪”也可以通过轨道空投的形式来设置。但是这里面所需要的成本就更高了。能够承受轨道空投而不损坏,且保证插入地面后依旧灵敏的地震波检测仪,想也知道必定昂贵。这种玩意只用一次是巨大浪费,但用完之后将之发射回宇宙,又是一种巨大浪费。

阿尔斯特·格兰德道格根本没资格申请这种程度的资源。

而配用这种手段对付的暴徒,真的少之又少。格兰德道格记得,上一次庇护者们动用这种手段,还是几年之前。那时有人收到情报,说欧亚大陆的名侠们在北亚开武林大会,为了揪出其中一位“大人物”而进行了地震波探测仪空投。

“总之,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个大寨的入口。”

……………………………………………………………………

向山的脑袋脱离了义体,被一对机械臂钳住,固定在半空之中。随后,三组带细微喷嘴的机械臂,朝着他颅骨的不规则断裂处喷涂细微金属颗粒。激光与超声波瞬间加热并控制合金晶体的形成。

很快,那不规则的断裂口被填补成一个规整的形状。

向山其实一开始是打算换个颅骨的。虽然现在条件差了一点,但是转移大脑也没有那么困难。直接做打印一个完整的颅骨就很好了。

但是,他试图切开现在用的这个颅骨时,却发生了尴尬的一幕。

小毒虫那台整备仪自带的圆锯片锯碎了,也没有在断口上留下一个印子。

这颅骨的金属强度就有点夸张了。尽管是不知道多久之前的老玩意,但是其中涉及的技术含量与成本,似乎不是这个绿林寨子可以触及的。

所以向山暂时只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补。

“但是,这东西当初到底是怎么断裂的?”向山忍不住思考道。

他沉睡之前的最后一战里,敌人是把他的脑袋送到工业压力机下面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