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一十三章(1 / 2)

加入书签

而在生物学上,这片绿洲被证实是一些极为稀有和濒危物种的避难所。例如,研究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种之前认为已经灭绝,名为斑花脆蛇蜥的小型爬行动物。

此外,一些特有的植物种在适应极端干旱和短暂的洪水季节中展现了不同寻常的生物学特性。

为了保护这片珍贵的自然遗产,1978年,澳大利亚政府正式将乔治环形山脉及其内部绿洲划设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严格的访问控制和科研活动规章被实施,保证了这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不被破坏。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和其他欧美可靠机构对乔治环形山脉中心巨大绿洲的探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尽管此前的发现已经极大地激发了科学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然而,受限于此时的科技水平,大部分科研队伍对这片遥远且难以接近的绿洲的深入探索受到了明显制约。

尽管现在的人类科技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远程探测和物资运输方面仍然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并没有提耶拉像穿越之前那样的无人机或高级遥感设备,科学家们无法轻松地监测或探索乔治环形山脉遥远和恶劣的条件下的绿洲内部环境。

而且,由于中心绿洲位于环形山脉的极深处,切周围是茫茫沙漠和险峻的地形,没有道路或其他简便的方式可供进入,因此要深入绿洲进行科学研究,科考队必须依靠牲畜或是进行漫长而艰难的徒步行进,这对人员和设备的物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重型设备往往无法运送到研究区域,这严重限制了科研活动的范围和深度。

此外,现在这个年代的通讯技术也远不如提耶拉穿越前那会儿发达,尤其是这种在陌生的环境中长途跋涉的情况——

任何一个人掉队都有可能变成他们此生最后一次相见。

在现在这个年代,科考队,尤其是这种野外的科考队,队伍中人员的死亡和失踪率是极高的。

这也是为什么最一开始,卡德威尔教授极力反对提耶拉跟队考察的原因。

不过最终还是拗不过提耶拉,卡德威尔教授不得不让提耶拉这位大金主跟着一起进山。

不过这支队伍卡德威尔教授打头阵,后面就是提耶拉和阿尔格尼斯·马蒂斯,再然后才是科考队的其他成员。

相当于提耶拉被他们包在中间,似乎生怕提耶拉走丢了一样。

对于这种情况,提耶拉虽然觉得没啥必要,但是也懒得现在这个阶段就开口解释,只是微笑着默许了。

进入甬道后,伍卡德威尔教授发现这个通道比预想中要狭窄和曲折,光线逐渐暗淡,空气中弥漫着潮湿与古老的泥土味。

在入口的墙壁上还爬满了深绿色的青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