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章 再造家国(二十七)(1 / 2)

加入书签

“卡伊·莫尔兰”。

这个不久之前还被枫石城所遗忘的名字,如今可谓家喻户晓。

仰赖于某位热心肠的“大人物”手下全力开动的印刷机,至少有上万本《虎口脱险》——讲述卡伊·莫尔兰是如何九死一生逃出诸王堡的小册子——被投放到枫石城的市面上,数量甚至比枫石城中识字的人还要多。

这种饱和式宣传策略直接导致两个结果:

首先,《虎口脱险》迅速由枫石城外溢向邻郡乃至隔壁行省。无论是新垦地军团的巡逻队,还是诸王堡政府军的检查站,都越来越频繁地从旅客的衣袋、背囊中搜出那几张熟悉的草纸;

以及,原本因为被“流放”到诸王堡而逐渐被遗忘的卡伊·莫尔兰议员,一跃成为枫石城最有名气的人物。

上至军政要员,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有闲谈的机会,多半得聊几句卡伊·莫尔兰的事情。

人们围桌而坐,津津有味地听识字的同伴分享最新一期《虎口脱险》,为故事里的情节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争得面红耳赤,暗暗揣测某人慷慨“赞助”卡伊·莫尔兰出书的目的。

就连前来参会的外郡自由人,也在这股舆论热潮的浸润中,跟着本地市民听了不少关于卡伊·莫尔兰早年间屡次与新垦地军团作对,最终被“放逐”到诸王堡坐冷板凳的事迹。

但是“听说过”卡伊·莫尔兰其人其事是一码事,“认识”卡伊·莫尔兰则是另一码事。

至少当那个中等身材、鬈发、蓝眼睛的男子走下阶梯,坦然站到审判席上时,在场的新垦地自由人都感到十分陌生。

普遍已经人到中年的自由人,很难将审判席上这个看上去顶多三十岁出头、眼睛明亮的英俊青年,和街谈巷议、故事传闻以及小册子里的那位“卡伊·莫尔兰议员”联系在一起。

但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又让新垦地自由人们不得不相信——此人正是卡伊·莫尔兰。

惊愕又惊喜,茫然又豁然,卡伊·莫尔兰的意外登场如同一道闪电照亮黑夜,令诸如黑水镇的理查等一大批自由人再次躁动起来。

对于新垦地军团满腹怨气的自由人们,惊喜于看到一个不属于新垦地军团、也明显不在新垦地军团计划之中的人物的出现。

任何能给新垦地军团添乱的事情,都会让他们品尝到一种报复的快感。

另一方面,他们却不明白为什么卡伊·莫尔兰会来到公审现场,更不明白卡伊·莫尔兰为何要“自请受审”。

但是眼下,最重要的问题不是“为什么”,而是“怎么做到的”。

卡伊·莫尔兰,难道不是正在被新垦地军团软禁吗?那他又是怎么逃离军团的看押?又是怎么穿过层层守卫,进入这栋大议事堂?

有脑筋灵活的自由人,立刻回想前先前听说过的种种传闻,尤其是关于卡伊·莫尔兰背后的赞助人的小道消息,不禁心中大惊,无不下意识将目光投向铁峰郡座位区的最前排、投向传闻中的另一位主角、投向那位比卡伊·莫尔兰还要年轻、还要传奇的人物——温特斯·蒙塔涅,狼之血。

联想到同样传闻的,不仅有新垦地的自由人。

早在卡伊·莫尔兰刚刚踏入会场的时候,负责维持秩序的独眼宪兵军官看向盖萨上校,无声地询问是否要将这个不速之客拿下。

然而怒火中烧的盖萨上校却没有理会部下的请示,而是恶狠狠地瞪向没事人一般坐在会场另一侧的混账小子。

面对盖萨上校剃刀般锋利、能在人脸上刮出血痕的目光,温特斯只是轻轻点了下头,而后继续端坐,不理会任何人的探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