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7章 Mp3洗牌之年(1 / 2)

加入书签

“为什么?”

不待他们回答,卿云又指了指相机和摄像机,“这两玩意儿的基本功能,已经在这台手机上进行体现了。

只是现在的手机摄像头,像素还不够高,随着技术的发展,迟早有一天绝大部分人都用不上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

重生的他很清楚,这个过程太快了,快到了让做p3、相机、摄像机的厂商压根反应不过来。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卿云从08年左右,便已经开始使用手机来替代相机了。

毕竟,拍照,大多数的时候,是看构图而非比拼像素高低。

在满足基本像素要求下,手机的光圈其实足够应付很多场景了。

当然,懒得每次出去背十来斤的器材,也是重要因素。

此时的p3播放器,看似风光无限,但纯属一个短期有其存在合理性的过渡品。

事实上,当初那些做p3的厂商,最终几乎没人把钱给赚了。

这两年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小型作坊出现,正是因为2002年是p3的导入之年,2003年是p3的发展之年,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大厂必定会有一些照顾不到的利润缝隙。

而且,一场自然灾难加速了这个过程。

但是……

除了这些,国内笨q、艾国者、幻想、京华数码、朝华数码、蒙田、崴昂等众多大型厂商也在进入这个市场。”

这才是它在送礼文化中大行其道的根本。

说罢,他敲了敲桌上的屏幕,“我们现在肉眼可见,p3已经成为众人皆知的产品,因为此刻利润的进一步扩大化,到了明年,其市场竞争必然会陡然加剧。

而这一切,都是由‘p3数码音乐播放器’vs‘cd、磁带、黑胶’所带来的延伸。

卿云一边说着,一边打开笔记本电脑,让双胞胎小美女牵了网线出来,一个个打开网页看着新闻。

在经过2001年、2002年两年的导入,p3播放器这个市场在2003年确实是彻底被点燃了,获得了国内消费者的认可。

数码电视vs传统电视

甚至就连手机,在某段时间都存在‘数码手机’与‘传统手机’之争。

这样的东西,作为礼品,拿得出手,又不落烟酒文化的俗套,还带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足够从来不是ax的概念,而是‘充足、有余’的概念。

卿云挠了挠头,“三伯,但是明年,也就是2004年,就是p3播放器血战的时刻。

于是,任何东西,只要带上数码二字,便成为了新潮的代名词,与传统的物件形成了天然的分割。

至于农村来的大学生……

幸好危机过去的比较快,使得2003年没有成为真正的洗牌之年。

那么,为什么是‘p3’而不是其他的?

顶着秦缦缦的怒目,卿云点燃一根烟,“如果说前两年,杂牌p3还能凭借价格优势拥有一些低端市场份额的话,那么2004年这种优势将消耗殆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