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7章 换个身份?(1 / 2)

加入书签

唐建政此时老神在在的说着,“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各国的风俗习惯,人文宗教之类的,你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十来年里走遍世界的经历,让他看来,明媒正娶这种事情,根本不是问题,只是这小子想不到那层而已。

卿云听了这话,却脸色变了变,瞬间反应了过来,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前世,他听说过这种操作。

但是,代价也非常的大。

唐建政见状也是惊了一下。

看卿云的脸色,他也知道,这小子貌似懂。

哼哼!

看来,果然是早有打算过的!

旁边的王秀珍笑眯眯的补了一句,“小卿,经济,其实也是一部史。”

也就是在2001年,随着住宅、汽车、电子通信等终端需求行业的增长,市场对上游的能源企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等形成了巨大的需求,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从轻型化到重型化跃迁的必然调整。

唐建政嘚瑟的看了正大受震撼的卿云一眼,“我们从学术的观点来看……让你唐妈妈给你讲吧,这是她专业。”

所以,其实你可以看到,在指挥棒的驱赶下,今年,有大批的民营资本,也进入了it、互联网、生物制药这些行业。

你现在无非就是想把高新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嘛,和我们国家历史上工业化时,又有什么区别。”

但是……”

卿云闭上了眼睛,陷入了沉思。

桌子年代末以来,我们国家经济的复苏,就是一部民营企业崛起的历史。

这些体制外的草根工厂在没有任何资源和工业背景的情形下,从乡间萌芽,自轻纺和快速消费品等‘轻小集加’型企业入手,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经济力量。

你懂?

而这些行业,历来是外国资本的领域,特别是it行业,你发展下去,必定会遇见外部的种种困难,所以,你是想坚持你头上的红色不动摇。”

和科学家一样,企业家也是有国界的。

这对话,她一句都没听懂。

我特么的什么都还没说啊!

向来嗅觉敏锐的民营企业家,比如老秦家他们那些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的企业家,自觉或不自觉的,意识到了这种重要的转型。

但是卿云还不知道怎么给一个人文社科类教授解释产业链这玩意。

比如秦家老二,秦天山的电解铝工程,还有现在长江边上戴国芳的铁本,华亭复兴的郭光畅也在之江甬城新建的钢厂,都是这一趋势的体现。”

而到了2001年,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国有企业,拥有最大量的产业工人和产业资本。

唐建政的脸色严肃了起来,“在有的时候,你想把事做成,这个保护伞,你得丢掉。”

说罢,他冲着瞠目结舌的卿云挤了挤眼睛,“历史,总是在不断循环中前进的。

唐建政却笑着摇摇头,“其实你不用给我解释的,我都懂。”

而王秀珍也反应了过来,作为一个有着援非经历的教授,她也见过不少这种骚操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